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Langkawi的渡假酒店

在浮羅交怡(Langkawi)住過一間隱藏於熱帶雨林裡的高腳木屋酒店, 自此念念不忘, 不是因為隨時有猴子到訪和酒店範圍有巨蜥蝪爬行令我忘不了, 主要是喜歡那種身處大自然的感覺, 這次跟團再去浮羅交怡, 對再次入住這類渡假酒店帶點期望, 不過跟團住什麼酒店都一清二楚, 旅行社雖列明有三個可能選擇, 網上逐一查看都不是這類型渡假酒店.  
結果我們入住的是一間沙灘渡假酒店Century Langkasuka Resort.   這酒店前身名Fours Points by Sheraton, 估計應該易名時間不長, 因見酒店門匾以油漆遮蓋的舊名仍隱約可見, 未重新掃上新的酒店名稱, google地圖的定位顯示也仍然沿用舊酒店名稱. Picture
Picture 
心想, 若曾是Sheraton旗下的酒店應該不差.  進了酒店大堂, 透過旁邊落地玻璃門望出去, 就看到泳池和海, 泳池特大而且面對海景, 讓我一見就喜歡上, 見離晚餐時間還有近一小時, check in後我急不及待跑到泳池來回游了一趟.  事實上這個海景泳池正是酒店最大賣點, 除了夠大游起來暢快, 躺坐在池邊看海看日落和晚霞也是一大快事.  所以入住三天除了出外活動, 大部分時間我都呆在泳池邊.  

Picture
黃昏不同時間拍攝的泳池、沙灘和天空景色:
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
據我觀察, 大部分入住酒店的客人都喜歡往外跑, 尤其跟團的, 當地導遊和領隊必定極力遊說團友參加一些自費活動, 不會讓你有時間留在酒店裡, 所以我在以前的遊記都說過, 跟團去旅行住再漂亮 的渡假酒店其實有點浪費, 原因是若依足領隊導遊的安排, 你根本只剩下吃早餐和睡覺的時間停留在酒店裡.   明乎此, 若跟團去旅行, 知道會入住不錯的渡假酒店, 我未必全程跟隨大隊整天往外跑, 會盡量留在酒店享受一下悠閒時光.  較典型的經驗是其中一次去峇里島, 我將該次旅行感受寫成了<峇里島渡假酒店體驗>.   不參與導遊安排的自費活動, 也因為之前我去過, 像今次其中一天出海到巴雅島玩浮潛.   當天所有團友都外出, 發覺偌大的泳池靜得空無一人, 看來跟酒店的入住率不高也有關.    可能是出於安全考慮, 現在渡假酒店的泳池大多水不太深, 很少過頭, 這特大泳池水深只有4呎,  僅可游泳, 絕對不能玩跳水, 深度更是全個池劃一.  不知道是否因泳池水淺關係, 酒店方面沒有安排救生員當值. 不過見泳池旁邊的兒童遊戲室和健身室同樣沒人當值, 估計是因應住客不多節省人手.  只見兒童遊戲室門外設置了緊急求助電話.   我就在這樣靜得連救生員也沒有的望海泳池和健身室肆意放鬆了一天.
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
據說Century Langkasuka Resort屬4星級, 我不太在意酒店有多少星, 倒是比較看重酒店的環境, 比如隨後入住吉隆坡的Grand Millennium Hotel列明5星級, 逛街購物是方便了, 因位處最熱鬧的市中心, 但酒店四周都是如牆的高樓, 窗外望出去見仍在趕工的地盤, 面積不大的泳池旁邊就正對地盤, 兩者環境差別很大. 若入住後者, 我覺得整天往外跑都沒所謂了.   當然, 渡假酒店跟非渡假酒店不能簡單拿來比較, 按我個人觀察, 5星級酒店不止設施優勝, 還在細節方面很重視, 這點Century Langkasuka Resort就做不到.   當我發現房間門外有被撬過的痕跡, 門鎖卻是正常的我沒有驚訝, 因為以前入住別的酒店也遇到過, 這說明酒店房間並不安全.  記得去年入住長灘島的渡假酒店, 陽台玻璃門的門鎮是鬆脫的, 雖有點擔心, 衡量過周圍環境照樣泰然處之. 不過這類事情在真正稱得上5星級酒店裡不會發生, 就算房間曾被撬過, 也必定修復至讓客人看不見痕跡.   不過這次發現的情形有些古怪, 被撬的不是門鎖位置, 而是門鎖上方正對門裡邊安全扣的位置, 若是曾遭爆竊, 即是說當時房內有人, 因為那個安全扣是房內有人才能扣上的.  後來更發現另一件讓我捉摸不透的事情, 我入住的是三樓, 因好奇順着樓梯往下兩層巡看了一遍, 竟然發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房門外都有相同被撬過的痕跡, 只是被撬的深淺程度不同而已.   這反而令我覺得這種被撬過的痕跡很可能不是曾被爆竊, 而是酒店維修弄出來的, 雖然我仍然想不明白為何會這樣做維修, 不然的話, 一間渡假酒店百分次九十以上的房間曾被爆竊過, 聽起來實在好嚇人.
PicturePicturePicture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我猜游蕙禎

雖然不是游蕙禎肚裡的蟲, 她有兩樣事情相信我猜得沒錯.  一是她用英語來宣誓, 並非要炫耀自己英文好, 無非是覺得用英語說出支那對大眾沒那麼刺耳, 甚至以為不是人人聽得懂就蒙混過去, 那就可以每月安穩袋她的十萬元和坐進寬敞的辦公室, 又達到羞辱中共其實在侮辱中國人包括她自己在內的目的, 雖然她和本土派一伙人創造了香港民族這個怪誕名稱把自己歸頖進去, 自以為自己不是中國人.    同樣原因, 覺得說粗口痛快的游蕙禎不會愚蠢到不知道在那種場合說粗口不恰當, 何況大眾對女士口出粗言不似對待男士般寬容, 她自以為聰明地認為, 說英語粗口就沒那麼刺激到大眾能蒙混過去, 沒料到激起眾怒.  

第二樣事情, 是上星期三的首次立法會會議, 她滿以為梁君彥批准她再次宣誓就得米過關,  所以當天她的裝扮特別講究, 上午穿一襲藍色連身裙, 亮麗得我在電視機前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轉眼間她又像大明星一樣換了不同裝束, 明明是心情大好以為可趁機會炫耀一下.   誰知政府和建制派先後出手阻止她和梁頌恆再次宣誓, 當不當得成議員暫時仍是未知素, 她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游蕙禎的能力如何我不知道, 她的言行有點畏首畏尾卻很清楚, 高調自稱本土派, 堅稱宣誓時沒做錯, 又沒膽量用本土語的廣東話粗口和支那痛快說出來?!   別說我附和一些坊間說法, 她這樣做無非是不想輕易失去立法會議員這份筍工, 事前她可能也估量過, 即使用英語說了不能蒙混過關, 也容許再一次宣誓, 不過這回她可能計算錯了.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香港人的國籍

有位馬來西亞的網友在我說奶昔那篇文章留言, 問我"你真的是香港人嗎?" 令我覺得奇怪, 我猜可能她認識的香港人都不喜歡喝奶昔的. 那麼, 就近期對香港人身份有所感瞎說一通, 順便回應她.  

大概像我這樣並非八十後九十後在香港出生的人, 才會對身份這議題有另一種感受, 是不同於高喊"我是香港人, 不是中國人"那些年青人的感受, 也不同於處處強調自己是百分百香港人, 生怕別人誤把他當成大陸新移民那些人的感受.   話說當年第一次申領護照時, 填寫表格時理所當然地在國籍一欄填上中國籍, 到連同出世紙一起遞交表格時, 被人民入境事務處的官員說我填錯, 告訴我不能填中國籍, 必須填上英國籍. 老實說, 當時心裡覺得彆扭, 不是因為我如何愛國, 如何覺得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只是不明白自己明明是中國人, 為什麼不允許照實填寫. 但為了順利申領護照以便出外旅行, 我不得不依.   後來大約弄清楚, 原來有香港出世紙的人. 都被視為英籍,  那時候的護照不叫BNO, 也不是棗紅色軟面, 而是黑色硬皮, 封面有兩個洞洞的特別式樣, 我也記不起為什麼同樣是港英時代的港人護照, 會忽然改變式樣, 反正那時候沒有特區護照, 出外旅行就要用它, 到期便換新的了, 換的時候才知道來了個大變身. 留意一下, 不止是護照式樣變了, 國籍一欄的寫法就完全不同, 舊護照是Citiz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 新護照就寫成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就是現在慣稱的BNO了. 
Picture 舊的護照持有人姓名和護照號碼, 分別顯示在那兩個洞洞位置 

我想, 那些高喊"我是香港人, 不是中國人"的人, 如果知道過去香港人的國籍身份是這樣尷尬, 換言之, 那個時候你想認自己是中國人也不行, 會不會慨嘆生不逢時呢.  我就覺得這不過是一場把戲, 不妨拿自己來自嘲一番: 殖民地時代, 英國人規定你是英國籍, 英國人走了, 哪管你是什麼國籍, 你做回中國人好了. 這算不算是被愚弄呢? 如果你煞有介事地以為那個所謂英籍就等於享有居英權, 就能享有英國人所享有的一切福利, 一到九七就被終止了, 那真的會覺得被愚弄. 我才不那麼天真. 

因為有所經歷, 親身見證時代不同的變化, 我相信像我這樣年紀土生土長的人, 反而不會處處強調自己是香港人,  更不會滑稽到一面高舉英國旗, 一面高叫"我是香港人"的. 
我當然知道, 那些激憤地拒絕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人, 有部分人無非是要跟大陸人劃清界線, 是因為不少大陸人的行為不堪, 更可悲的, 是因為近年中國內地發生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人權法治又倒退, 令人慨嘆這個國家怎麼會變成這樣, 對"中國人"這個身份生起厭惡之情.  另外也有些無時無刻地強調自己是百分百香港人的人, 實質潛意識裡充滿看不起大陸人的優越感.  其實依我說, 身份國籍這玩意, 既沒得你選擇, 又有點虛幻, 切莫太執著, 免得令自己不開心.  即使你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就算怎麼不喜歡中國人這個身份, 就算喊破天說不做中國人, 你的特區護照國籍一欄上, 還是清楚印明CHINESE. 不過如果你有錢有辦法, 要改變"中國人"這身份又不是難事, 像寫了本<來生不做中國人>的鍾祖康, 娶了個挪威老婆, 就不必等到來生已經不再做中國人, 已成為挪威人了. 至於那些億萬富豪, 就更不會被身份國籍這問題困擾了, 因為錢就是他們的身份, 國籍是可以用錢買的, 沒有什麼好擔心. 不過, 就算擁有一本外國護照, 因為長着中國人臉孔, 外國人第一眼還是認定你是中國人的. 身份國籍這事情既身不由己, 又可以人為改變, 所以我才覺得虛幻. 

(17/10/2012@epeace128.mysinablog.com)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那些專欄作者們

現在的專欄作者, 情形有點類似流行歌手, 大致可分成兩類: 實力派和偶像派. 

所謂偶像派, 就是指靠名氣吸引讀者的一批專欄作者, 他們未必會寫文章, 行文有時甚至狗屁不通, 這些人之所以有自己的地盆, 多半是報章話事人看重他們有名氣而邀約, 無非藉此吸納盲目崇拜他們的讀者.   所以現在凡有名氣的人都可以位列"作家",  09年偶像派歌手鄧麗欣出了本錯字連篇的書就是一個例子.    實力派才是一些真正會寫文章的人, 他們有些本來就是作家, 或者以文字工作為職業.   不會寫文章靠名氣而成為專欄作者的人, 最初我也間中看一下他們寫些什麼, 現在基本上不看了, 只因我從來不崇拜偶像, 不會因為某些人的名氣大而接受他們寫些不知所謂的東西.  不過就算是會寫文章的專欄作者, 我發覺有時候也會發表一些垃圾文章, 不值一看.   用什麼來解釋這奇怪現象好呢?  起初我也想不通,  想起有句成語叫"江郎才盡", 或者可以解釋到部分原因, 你看不少以多產見稱的作家都在適當時候擱筆不再寫文章, 說明才思泉湧這事情不是終身伴隨的, 這跟年歲和識見有關.  專欄又不是連載小說, 不可能天馬行空,  有時候發掘不到可寫的題材仍勉強天天見報, 就算是真才子也交不出好東西來.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他們為什麼戴口罩

最怕戴口罩, 原因之一,  戴上了不能痛快地呼吸, 感覺比身處高原更難受;  二是眼鏡易產生霧氣, 對必須依賴眼鏡的我覺得頗困擾, 我不知道別的戴眼鏡人士戴口罩時如何處理這問題.   所以就算沙士肆虐期間我也沒戴口罩, 直至後期見幾乎人人都戴上口罩, 為免被視作異類才買了口罩來戴一下, 不過戴不了幾天, 沙士疫情已結束, 因而我至今仍未習慣戴口罩.  

我想, 就算不似我那般抗拒戴口罩的人, 絕大部分人非必要也不喜歡戴上口罩幪着臉去見人的.  不過相信有些人例外, 要不, 為何昨晚出現在旺角製造事端的一群人, 他們聲稱沒有預先計劃搞事, 卻人人都戴着口罩, 除了那個早已出名又曾多次被捕不怕曝光的 "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 說明他們隨時隨地都帶備口罩和不愛以真面目示人.  一群人為何幪面出現在旺角街頭, 後來發生的事情已告訴了我們. 他們幪面行事的原因,  實質是像賊仔一樣心態, 知道警方有專人錄影和傳媒拍攝, 害怕做過的事情事後被追究.  不過就算幪了面, 面對傳媒拍攝一樣害怕, 電視新聞畫面就拍攝到這些幪面人兇記者, 為阻止記者拍攝以破玻璃瓶傷及記者.  試問如果行為正義光明正大, 怕什麼負責任呢?   看電視新聞黃台仰否認他們預早計劃搞事的一番話, 說暴亂發生後他們才從辦公室運來長棍等武器, 我對他們是否早有預謀不感興趣, 反而好奇他們的辦公室竟像個武器庫, 可以瞬間提供大量超長的棍棒去對付警察,  令暴亂初期因警力不足警察處於下風以致多人受傷.  說起這黃台仰真是個奇葩, 他不止視被捕如家常便飯, 還語出驚人說擲磚頭這種隨時可致命的行為不算暴力.   雖然年初一晚上發生的暴動令我心痛不安, 不過轉念一想, 幸好大部分搞事的人不像黃台仰一樣沒戴口罩幪面, 說明他們心虛, 連一點心虛也沒有的人去搞破壞才真的令人心寒.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張惠妹和牛欣欣

這篇文章的題目也許大了些, 並非故意吸引讀者.   張惠妹是90年代已走紅譽滿亞洲的台灣流行歌手, 牛欣欣是出生於河南現年才12歲從小學唱豫劇的小女孩, 如何扯得上關係呢?  

在youtube我有個個人頻道, 既上載一些自娛短片, 偶然也會轉載一些我喜歡的短片, 用意在好東西讓更多人分享.   不過喜好這樣事情有時候真的很個人, 我欣賞和喜歡的東西, 別人不一定欣賞和喜歡, 甚至可能抗拒,  更何況藝術範疇的東西, 必定有人欣賞和不欣賞, 這除了個人喜好外, 跟每個人的藝術修養也有關, 例如一些不朽的古典音樂, 有些不懂也不願去接觸的人, 會說一點都不好聽.     五年前在網上偶然看到一段紀錄片, 是記錄08年河南省一個文化交流團到台灣表演的實況片段, 看到當中一位五歲小女孩的表演我十分喜歡, 她就是牛欣欣. 
PicturePicture(上面分別是7歲和現在的的牛欣欣)
我把該段8分多鐘的表演轉載到youtube, 給它命名為《怎能不喜歡她》, 至今瀏覽數字已達140多萬, 一想到這段短片經我放上youtube得以更廣泛傳播就覺得開心.     當年只有五歲的牛欣欣在台上表演的是她三歲就開始學練的豫劇, 曲目是《狸貓換太子》選段,  隨後又唱了張惠妹的《站在高崗上》.  豫劇我是不懂的, 只知是河南地方戲曲, 但竟然也被她的表演感染而喜歡上, 至於她翻唱張惠妹的《站在高崗上》, 我覺得她唱得活潑出彩, 同樣喜歡,  正是因為喜歡她才轉載的.   youtube是可以留言的, 照例看到不同的聲音, 有許多人跟我一樣讚賞, 也有人不欣賞, 甚至有人因偏見而口出惡言, 我毫不奇怪, 這個世界向來存在多種不同聲音, 只是現在因網絡自由有些人更加口不擇言而已.  最近看到一位外國人看過短片後留言, 說牛欣欣翻唱那首歌以前聽過有點熟悉, 想知道歌名的英文譯名, 我於是在網上搜尋張惠妹這首歌的資料, 看看有沒有官方的英文譯名, 因搜尋而重溫了張惠妹當年演唱這首歌的風采.   我雖然對流行歌曲不太熱衷, 感覺張惠妹的歌還是值得一聽再聽的.  至於當年的小妹妹牛欣欣, 現在已出落成少女模樣的小姑娘, 她就讀於中國戲曲學院, 我祝願她找到自己的理想, 將來成績更驕人.     

牛欣欣演出紀錄短片: 怎能不喜歡她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情迷香皂

以為現在的潔膚品都流行液體化, 什麼沐浴露、潔面乳、洗手液, 不同顏色,不同香味, 琳瑯滿目, 單是看着也覺得誘人, 相比之下, 香皂這古老的硬塊東西應該不再被垂青. 某天經過一大型商場, 却意外地發現一家香皂的專門店, 令我這個香皂迷雀躍.  雖然因為那些產品不便宜沒購買, 還是忍不住把它們拍攝下來. 
PicturePicture
這香皂專門店很特別, 驟眼看, 不似售賣香皂. 因為所有產品都是大塊大塊的磚狀, 有點似專賣外國食品超市那些大塊的芝士, 又有點似我們過年吃的厚厚的年糕, 只不過顏色更鮮艷和多樣. 有趣的是, 它們也跟那些大塊芝士一樣, 按重量切割出售. 
說來見笑, 雖然現在有那麼多液體的潔膚新產品, 而且還以潔淨身體不同部位細分沐浴液、洗手液和潔面乳,  但除了洗髮用洗髮液, 不論是洗臉、洗手和沐浴, 我仍舊慣用香皂.  曾有朋友到我家, 發覺洗手間沒有洗手液和沐浴液, 笑我落後.   但我並未因而二心, 依舊鍾情於香皂.  說鍾情於香皂, 也並非抗拒沐浴液一類產品.  比如出外旅行, 酒店房間浴室多供應沐浴液, 我也樂意使用, 不會挑剔而自携香皂. 很多酒店都會同時放置一小塊香皂於洗手盆旁, 那是用於清潔臉和手. 這些印有酒店名稱和包裝精緻的小塊香皂, 往往成為我收藏的旅行紀念品之一. 
PicturePicture
PicturePicture
喜歡香皂, 主要是覺得方便好用, 特別適合天生臉上和背部油脂分泌較多的我, 比較過沐浴液和香皂, 覺得香皂更能去除油脂. 小塊的香皂, 更便於隨處携帶, 方便一天要洗多次臉的我. 以前工作的地方洗手間沒梘液供應, 我便自備了一小塊香皂. 既然一塊香皂可用遍全身, 便覺得沒必要另花錢添置潔面乳和洗手液了, 也省得佔地方.  
因為要求不高, 我用的都不過是幾塊錢一塊的香皂.  有些香皂其實不便宜, 好像在某著名護膚品店, 看見一種茶樹油香皂, 便要30元一塊, 我捨不得買來用.  唯一一次買貴的香皂, 是有一次看見一化妝品店擺放在當眼地方的一款日本香皂, 標着售價三元, 以為是推銷特價貨, 我沒用過那款香皂, 又喜歡試新, 便拿了兩塊到收銀處付款. 收銀小姐告訴我是每塊三十元, 才嚇了我一跳, 但為了顯示不太計較, 也避免尷尬, 我還是爽快照付.
聽說有些人用慣一種產品便永不轉換, 尤其是使用名牌產品的人. 我想這跟那些產品是名牌有點關係. 雖然我也有特別喜歡的一、二款香皂, 像一款老牌子的國產檀香皂, 和夏X蓮的薰衣草香皂, 價錢都不貴, 香氣怡人, 用後感覺清爽. 但却幾乎沒固定使用哪一種, 而是不停地轉換, 試不同香味和特色的香皂.  所以什麼花香、果香, 以至蘆薈、綠茶、金銀花、蒲公英、薄荷香皂都試遍了. 最近還發現有一款聲稱加入了青瓜精華的香皂, 不知道感覺如何, 因為還未試. 可能香皂對我來說可供選擇的品種太多了, 我受不住誘惑.  而一塊香皂多用, 也導致很快消耗掉, 正好滿足我不斷地試, 也不致長時間用着同一香皂產生悶的感覺.
PicturePicture
我愛香皂, 還有一個原因. 是它除了可供潔膚之用, 還可以放置於衣柜內, 作為一種香氣清新劑. 感覺它比起那些衣柜香精香氣更怡人. 所以家裡常常都儲備了十塊八塊的香皂. 若干年前旅行時收藏的酒店小塊香皂, 我也保存在衣柜裏.  不過, 最近偶然細看某些香皂的包裝盒外, 寫着“保存期三年”的字樣, 始知原來香皂也跟食品一樣有保質期的. 但即使過了保質期, 不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 把它作為香味劑應該沒大礙吧.   

(10/09/2006@http://epeace128.mysinablog.com)

室內緩跑道

做運動我喜歡在空氣清新的戶外,不過最近發現香港公園體育館內有條冷氣緩跑道,跑起來完全不出汗,而且因為位處半山,使用的人不多,是個十分暢快的體驗。 這條緩跑道設置在多用途球場(籃球、羽毛球、排球)上方的環廊,可謂善用空間。其實不止善用空間,也善用冷氣,舊體育館多用途球場的設計沒有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