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除夕去溜冰

位於九龍站圓方商場的真雪溜冰場算是較新的,之前問過,入場費$20, 然後每玩一分鐘收費$1, 覺得不貴,不過初學者若要租用那個海獅形狀的溜冰輔助工具,每小時要一百元。 今天去玩了一小時,卻發覺八達通共扣掉了$216, 查問之下,才知一元玩一分鐘的收費已變成1分鐘/$1.6, 這比起別的溜冰場要貴。 這裡勝在收費靈活,如果下場試玩幾分鐘後覺得自己難學會或興趣不大,隨時退出,花費更有限。另外,家長可免費進入換鞋區陪伴小孩,每次不超過30分鐘,憑八達通識別不扣錢。







記得當年流行玩滾軸溜冰,在公園看見一位50多歲的叔伯輩教練教導小孩玩滾軸溜冰,那位教練玩得非常瀟灑好看,觸發了我很想兒子也學玩滾軸溜冰的念頭,就在他年紀尚小的時候預早買了雙溜冰鞋給他,可是後來到他長大些,怎麼鼓動他去學玩滾軸溜冰他都沒興趣,最後那雙滾軸溜冰鞋送了給別人。那時候真雪溜冰在香港仍未成氣候。 現在難得孫女喜歡玩溜冰,陪她玩一趟過了一個開心的除夕。

最後一張照片是一位外籍教練領着小孩學溜冰,他們棄輔助海獅不用,每人扶着一把膠椅挪動,場面有點搞笑。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村路

出入村屋不止一條路,有的是捷徑,有的不是,捷徑較節省時間當然是首選,不過自從兩次取道捷徑被惡狗追咬,我已捨捷徑寧願走另一條較花時間的小路。 其實很討厭這條路線,主要不是因為較花時間,而是這條路線九曲十三彎,彎多得令人頭暈,不過慢慢也習慣了,誰叫自己選擇住村屋,通往村屋的小路不少都這樣。 每次騎着單車在狹窄的小路兜兜轉轉,令我感嘆人生不外如是,不會是直路坦途,沒有不經歷曲折和波折的。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梁祝化蝶,比翼雙飛

前往水塘跑步途中,看見山邊灌木叢中有兩隻蝴蝶比翼齊飛,我走得很近也沒有把牠們嚇走,兩隻蝴蝶仍是很有默契地互相緊貼着翩翩起舞,就想起了梁祝的故事和不朽名曲《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連理枝

由迪士尼站漫步前往迪欣湖的路上,馬路上車輛不多,沿路又有枝葉長得茂盛的路樹,很好走,我發現了一棵垂滿鬚根的榕樹比較特別,主樹幹旁另外生出三根較幼的樹幹,上面長出來的樹枝卻是互相纏繞連在一起,分不清那是一棵樹還是幾棵樹。 


看見這麼多樹枝纏繞在一起生長, 立即想到《長恨歌》裡"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句子。 連理枝在榕樹很常見,榕樹這種枝幹相連的生長狀況之前在別的地方也見過,不過像這樣樹家族似的多棵樹交織相連在一起的首次見。網上查看,原來旁生的幼樹幹是鬚根接觸到地面泥土進化而成,看似幾棵樹的榕樹家族,其實是一棵樹。

垂着鬚根的榕樹在香港很常見,想到鬚根下垂到地面,鑽入泥土,再慢慢長成另一根樹幹,不知道要花多少時日,那棵旁生了三根幼樹幹的榕樹,肯定歲數比我大了。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洛神花不是花

早前路過鄉村小徑旁空地,看見長得雜亂沒人理會的洛神花,當時採摘了一些回家煮水喝。時隔半個月,再次前往看看,發覺部分洛神花已開始腐爛,我覺得可惜,決定把仍然完好的全摘下來,回家充分利用。


新鮮的洛神花和乾製品煮水喝,覺得味道差不多,不過上次沒有將裡面的核挑出一起煮,煮出來的花茶顏色有點混濁不夠好看。洛神花的乾製品應該也是去掉核的。新鮮的洛神花不耐保存,一次過煮水喝又喝不了那麼多,這次我將摘回來的洛神花一分為二:一半煮水喝,一半做蜜餞。




洛神花其實不是花,真正的洛神花在這片花叢中也看得見,它竟然是秋天開花。 




我們用來泡茶喝慣稱的洛神花新鮮的時候更像果實。網上資料說,洛神花是花瓣枯萎後花萼增肥變厚的實體。 不過我摘下一些小的洛神花細心察看,發覺它們跟長在同株真正的洛神花似是各自生長,沒有經過花瓣枯萎花萼變厚這回事。形狀更像果實的"洛神花"裡面藏着可作種子的核,不是分明就是洛神果嗎,只不過人們美其名為花而已。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機場過夜

每次踏進香港機場都很感慨,熟悉又舒服的環境,熱鬧氣氛重現。


誰想得到五年前的境況多麽失控,機場這種本應有嚴密保安的地方,暴徒竟然可以橫行,政府似乎沒有對策,以致往後很長一段時間要採取被動的措施,機場範圍列為不能自由進入的地方,再加上疫情影響,香港機場經歷了如同死城的艱難時刻。

因航班時間問題,又一次選擇在香港機場過夜,疫情後機場有不少新面貌,不過非禁區變化不大,座椅沒增多,仍是原來那些分隔座椅,要在非禁區範圍過一個晚上沒有多少地方可供選擇,我見有些人索性到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伏在枱上睡覺。在麥當勞過夜還有兩個好處,有免費冷熱水機和充電插座。非禁區範圍沒有飲水機,充電插座很少,有的都不是設在座椅旁邊。雖然在機場過夜說不上舒服,不過能在祥和及大致寧靜的環境裡過一個晚上,幾年前根本沒可能。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淺草b酒店

這次日本旅行先後入住了三間酒店,其中包括一間日式溫泉酒店,不過印象最深的不是溫泉酒店,而是位於淺草的 the b asakusa,簡稱b酒店。 這間酒店的大門入口比較特別,不是酒店慣常採用的玻璃門,而是不透光的木門。木門自動感應開關,沒人走近時,遠看是一面木牆,不易覺察原來是酒店的大門。自動感應打開了木門,原來還有第二道木門,同樣是自動開關。很喜歡這種無接觸式又不需門僮的設計,只是初次入住,找大門入口可能有點迷惘。




不算寬敞的酒店大堂,設有免費茶點區,不過因為大堂的休息座椅不多,茶點區配置了紙杯和紙袋,方便住客帶上房間享用。


因為大堂提供咖啡和茶包,房間裡就沒這些東西,除此之外,房間的各樣配套十分齊備, 甚至擦鞋紙和鞋子專用的辟味噴霧也不缺。不過因為我們住的房間類型空間有限,放不下衣櫃,掛衣架是開放式的嵌在牆上,酒店這種設計我第一次見。




我去日本的次數不多,不清楚日本除了日式溫泉酒店房間寬敞,別的酒店房間是否都如此狹窄。 因為房間狹窄,電視機的擺放顯得彆扭,我和女兒都先後撞到電視機。 其實房間空間有限,並非必要的東西大可省去,我正想說的是電視機,入住酒店我從不開啟房間裡的電視機,這樣說未必人人同意,有人會覺得電視機是酒店房間的標配。 不過近年我住過好些渡假酒店包括Club Med屬下的渡假村房間裡都沒有電視機。 電視機緊貼床尾,像個十字架,還有點傾斜,既難看又阻礙出入,是最大的敗筆; 房間另一令人不太滿意的是牆上有明顯污漬,可能因牆身是牆紙洗擦不掉。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行人路上的告示

日本雖然對許多國家和地區免簽證,歡迎外來遊客,可是我發現,不少遊客常到的地方,告示牌不一定有外文,有些地方只有日文。

修善寺

在酒店吃自助早餐時,我們入住的酒店餐廳不會像不少自助餐廳那樣不停收拾客人用過的碟子,而是提供一個較大的盤子全程使用,服務員更在客人拿取盤子時提醒客人,用餐完畢後要自行把餐具放到餐具回收處。不過服務員面對我和眾多西方遊客,不管我們是否聽得懂,說的是嘰哩咕嚕的日語,我不懂日語,不過從她做的手勢知道她想表達的意思。上面說到的情況,我想應該跟日本人不會說外語沒關係,服務對象是遊客的怎會不學點外語。告示牌只有日文和服務員只說日語,相信跟日本民族性多少有點關係。

可是在東京鬧市新宿的行人路上,看見地面有個禁止吸煙的標誌,大方格四邊卻配上中、日、英和韓文四種文字,一點也不馬虎。 指定地方禁止吸煙是規矩,任何國籍的人都必須讓他知道遵從;吸煙對身體不好是關乎健康,可見日本人很重視規矩和健康。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大棠山充滿歡聲笑語

 大棠山燒烤場除了設施完善,因為有大片空地,又有樹蔭和涼亭,向來是學校旅行的熱門地點,今天郊遊路經,發覺整個大棠山都給學生們佔據了,估計有好多間學校同時安排學生到這裡活動。大棠山燒烤場除了可俯瞰元朗新市鎮面積好大的主場,再上一點還有另外兩個面積較小的燒烤場,估計燒烤爐總數加起來近百個,今天都全給佔用了。 

我這個學生過來人,看見近千名學生這樣開心地享受戶外活動,同樣也沾了些歡樂。













2024年10月4日 星期五

淺深

深圳水療會所多得泛濫,不過發覺水療這個名稱其實被濫用,很多這類場所只是提供按摩或休息的地方,跟水療沒關係。不過我也發現了一兩間真正有水療設施而且環境不錯的會所,偶爾當渡假放鬆一下,其中一間是全國有多間連鎖店的淺深。

淺深,看店名就有點扮高檔,事實上它的定位和裝潢佈置的確傾向高檔,所以收費偏高。我第一次體驗時,發現它的水療池不止具備幾種水力按摩功能,環境優雅舒服,水池還大得可以游泳,更難得的是人少,幾乎讓我一人獨享。因為喜歡上這裡的水療設施和可以游泳,就辦了一張儲值卡,打算偶爾前來活動筋骨放鬆一下。


國慶節過後,再次到訪,看見大堂的告示牌說服務升級了,除了原有的下午茶、宵夜和早餐,增設了自助晚餐,不過價格調整,其實就是加價,而且加價幅度不少。反正儲值卡未用完,這樣高的收費,打算儲值卡用光後不再來了。


水療池一如以往,客人甚少,這次又讓我一人獨享,在寧靜舒適的環境下,體驗一下水力按摩,暢游一會,心想,這是幾百元一次入場費才可以享受得到的服務吧。


到了晚餐時間,服務員介紹如何掃二維碼點餐,說餐牌上的菜品全都不限量供應,即是任吃。發覺餐牌上有不少精緻高檔款式,因為之前吃了下午茶,我只點了黑松露煎蝦餅、竹笙花膠花菇炖湯和一碗河粉,其餘就吃不下了。



加價後這次體驗,感覺這間會所似乎轉型為加強餐飲服務,若以吃一頓滿意的自助餐現在也要數百元來看,這個價錢不算特別貴,況且入場費還包括享用不錯的水療設施、電影院,另外有任吃任喝的多款水果飲料。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行走的海膽

海膽屬貴價海鮮很多人都知道,賣得貴相信跟捕獲不易產量少有關。我先後兩次跟旅行團出海玩浮潛時,導遊都安排了船員即捕海膽讓我們嚐鮮,第一次還是親眼看着船員下潛水底,不消一會兒,便活捉多隻海膽拿上船來,即時剖開,用帶備的wasabi調着吃。我不愛吃魚生一類東西,也湊熱鬧嚐了一些,不過並不欣賞。 其實玩浮潛時,也曾見過水底有靜止不動的海膽,所以海膽給我的感覺並不稀有珍貴。 第二次嚐海膽是不久前到越南富國島旅行,這次是船員趁我們玩的時候,撈獲一大籮海膽,打算在稍後的海島午餐烤熟來吃。我見今次不是生吃,又再嚐一回,感覺烤熟的海膽放進口裡像一陣風,乏味得很。  這跟愛吃海膽的人把海膽說得多鮮味完全兩樣,我想這跟每個人口味不同有大關係,應該不是因為賣得貴而被吹捧。

這次雖然不是親眼看着船員跳下水裡捉海膽,卻近距離目睹船員如何處理這種滿是刺針的奇怪海洋動物,在船員逐一剪掉海膽的刺針和剖開海膽時,旁邊有一兩隻海膽竟然行動起來,看見海膽在陸地上行走,算是大開眼界。





這是烤熟的海膽


一次網購

很少網購,網購因為看不到實物,總擔心會買到不合適甚至貨不對辦的東西,另一原因,是住村屋收貨麻煩。不過有時候受不住廣告的誘惑,間或會試試。最近在youtube常常彈出一個"英倫馬丁靴"的廣告,形容這款鞋適合全天候穿著,柔軟舒適,售價只需$259, 款式也好看,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