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吃在土耳其

旅行就應該體驗不一樣的東西, 風景肯定不一樣, 因地域氣候或宗教文化的差異形成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各地也大不一樣, 吃的方面, 我覺得不管合不合自己口味的也不妨嘗試一下, 不必太抗拒.  我知道有些香港人出外旅行會帶備杯麵, 為的是怕一旦吃不慣當地食物有後備東西可吃. 我從來不會這樣做. 記得有次跟團去內蒙古旅遊, 其中一晚入住四野不見人煙的蒙古包, 蒙古包的客房設備簡陋不用說, 身處茫茫草原吃的晚餐也單調乏味, 第二天早上的早餐只是一大鍋粗米粥, 桌上再放些我叫不出名堂的伴碟小吃, 當時一圍枱只有我一人動碗筷, 導遊看在眼裡即時提出建議: 誰想吃即食麵的可請服務員策騎到幾公里外的小賣部買回來, 不過要自費. 結果有的團友吃自己帶來的杯麵, 不少團友就寧願等服務員快馬去買回來的即食麵做買早餐. 

其實跟團旅行安排的團餐大多會照顧香港人的口味, 而且例必有一兩餐是中餐, 好像這次土耳其旅行, 除了幾餐自助餐外, 其餘全部都是吃米飯.  我們吃的米飯都是在正宗土耳其餐廳裡.  原來土耳其餐也有米飯, 不過每次吃到的都不是純白飯, 而是混入少量看似糙米吃起來又不像糙米的淺棕色顆粒, 後來才弄清楚那是一種名叫Orzo的意大利麵, 形狀十足似米粒, 我才想起幾年前在超市發現, 覺得特別曾經買過來吃.




這種混合Orzo的米飯還加進了橄欖油, 旅遊土耳其期間, 除了自助餐和一次中餐, 我們每餐都吃到它, 吃多了不覺得有什麼特別, 其實我覺得白飯比它好吃. 在土耳其餐廳吃的旅行團套餐, 通常都是包括一客扁豆湯配薄餅或麵包, 一小碟蔬菜絲伴以橄欖油, 然後是一份類似香港茶餐廳碟頭飯的米飯, 配菜幾乎都是烤雞, 只有一次是牛肉. 


吃牛肉那次餐廳場面還煞有介事, 廚師用手推車將仍在火上烤着的陶罐推到餐桌前, 邀請一位客人敲破密封的陶罐, 然後才將陶罐裡的食物分發到每位客人碟子上. 據說這就是土耳其的陶罐料理.


這碟陶罐料理飯吃起來感覺像燜牛腩飯



沒有留言:

石榴汁

石榴吃起來有點麻煩,所以很少買來吃,喝石榴汁就痛快得多。自從到土耳其旅行時喝過攤檔賣的鮮榨石榴汁就念念不忘,見檔主用來榨汁的工具不像我們見慣的榨汁機,榨出來的石榴汁完全沒有渣 滓,很好喝。可能土耳其盛產石榴,這些攤檔很多地方都見,石榴汁賣得也不貴。 最近再遊泰國芭堤雅,見路邊攤檔...